9月27日,有消费者发现,自己在淘宝购物时,出现了微信支付选项。
在当天上午10点,淘宝通过官方微博官宣:淘宝已支持支付宝,微信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,更新App至最新版即可体验。
打破平台壁垒,淘宝已支持微信支付
在过去,这种合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。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,甚至是恶劣的。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60、QQ二选一的“3Q大战”事件。
2010年,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公司腾讯和360,因隐私保护争议而起产生了激烈的冲突——360宣称QQ涉嫌扫描网民电脑隐私文件,并发布了其针对QQ开发的“隐私保护器”。随即腾讯反戈一击,指责360浏览器涉嫌借黄色网站推广。经过两个月针锋相对的对峙后,腾讯一度宣布在装有360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,“绑架”用户、迫使用户在两者之间做出艰难选择,令全网哗然。
此后,互联网生态中的种种“全家桶”策略屡见不鲜,如阿里的“88VIP全家桶”,帮助新兴APP如夸克的迅速崛起等等。虽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,但也无形中加深了用户对平台捆绑的感知与不满。用户渴望的是自由选择的权利,而非被特定平台所限制。
幸运的是,近年来国家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,鼓励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开放。2021年起国家工信部启动了互联行业专项整治行动,旨在打破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壁垒,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。同年,阿里旗下饿了么、优酷、大麦、考拉海购、书旗等应用就已接入微信支付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中,各个平台的合作不多增加和加深。快手与美团宣布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,打通内容场景营销、在线交易及线下履约服务能力;百度则联合美团、小红书、顺丰、携程、知乎、同程、猫眼、58同城等十余家企业,在流量、技术、服务生态三大层面展开互联互通合作。
但是,即使各类不同功能、不同受众的各类平台互相进行内容上的深度合作,最基础的支付却依然不能完全互通,头部电商平台和支付平台之间依旧有一度无形的墙。
在今年3月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》中,就曾明确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,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,弥合数字鸿沟,着力完善多层次、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。
9月4日,淘宝、天猫分别发布《关于淘宝网新增微信支付能力的意见征集》和《关于天猫新增微信支付能力的意见征集》。其中明确提到,为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,淘宝网、天猫计划新增微信支付能力。
图片截自微博
在9月27日,该消息终于得到了落实。有相关人士预测,这一举措预计将为淘宝带来大量新增受众,特别是在乡镇及农村地区,有相关数据称,七成以上的农村用户习惯将微信作为首选的支付方式。接入后,微信支付的高普及率将极大促进这些地区用户的消费习惯转变,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在淘宝等平台上进行购物。图片截自互联网
如今,京东自己则选择与淘宝在物流领域达成“破壁”合作,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于这一点的担忧。消费者担心,合作是否会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市场地位,形成新的垄断格局,进而物流服务费用。特别是基于此,双方会不会开始探索更多层面的合作,形成联合控价的局面呢?【潮流家电网版权声明】:本网站注明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欢迎提供相关证据,发送邮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